前 言
权谋,也称之为谋略。在人类发展史上,斗智用谋是普遍 的现象,但比较地说,注重谋略,是东方文化的特征。
自从人类有了思维,头脑有了思考能力,也就随之学会了 “出主意,想办法”,“谋略”也就应运而生了。产生于两千多年 前的《老子》、《孔子》、《孙子》、《韩非子》、《鬼谷子》等,都可以 说是讲权谋的书。其中《孔子》重于讲政治谋略,《韩非子》重于 讲统御谋略,《老子》重于讲处世谋略,《鬼谷子》重于讲外交谋 略。兵书《六韬》、《三略》不只讲用兵之道,制胜之术,而且多处 论述治国安邦之道,巩固政权之策。所以,人们也常常把权谋、 谋略称之为韬略。
人生就是战斗;战斗必有权谋。晏子二桃杀三士,计之小 用也;秦以连横破合纵,计之大用也;蔺相如渑池会,诸葛亮空 城计,乃不战而屈人之兵之杰作也。但计之无论大小,其用皆 非凡也。古时项羽,弃剑不学,学“万人敌”。“万人敌”,兵法权 谋之谓也,乃制胜天下之大道。但终因本性使然,所学不济,败 于诡计多端、富有奇智的刘邦。得天下后,刘邦自省曰:之所以 能败项羽者,非他,能用智士谋臣耳。......
目 录
一 信 息 篇
1. 强度适宜 (2)
2. 目 标 突 出 (4)
3. 对比掩饰 (7)
4. 静中求动 (9)
5. 巧妙组合 (10)
6. 协同并举 (12)
7. 实而有序 (13)
8. 暗渡陈仓 (15)
9. 动静相映 (17)
10. 异质反差 (20)
11. 牵联增值 (22)
12. 奇 异 刺 激 (25)
13. 相 似 干 扰 (26)
14. 理智失重 (29)
15. 屡现刺激 (30)
16. 数点干扰 (33)
二 错 觉 篇
17. 障眼错估 (36)
18. 反示意向 (38)
19. 巧用统觉 (40)
......
124. 出其不意 (226)
125. 混水摸鱼 (227)
126. 以静待哗 (228)
127. 全力冲刺 (230)
十 一 巧 思 篇
128. 别出心裁 (234)
129. 四段构思 (235)
130. 寻求空隙 (239)
131. 唤狼战术 (242)
132. 借石攻玉 (246)
133. 相反相成 (249)
134. 角度变换 (253)
135. 胜战不复 (256)
136. 灵感效应 (260)
十二 制 上 篇
137. 五危致命 (265)
138. 综合分析 (266)
139. 由表及里 (267)
140. 因人而异 (268)
141. 勇而暴之 (269)
142. 速而久之 (271)
143. 怯而窘之 (273)
144. 贪而赂之 (275)
145. 刚而事之 (277)